早晨6点,天色初亮。记者跟着人群涌入甘肃陇西县首阳镇的中药材买卖商场,只见现场买卖一片炽热,占地180亩的商场被十里八乡药农的三轮车和全国各地客商的大卡车塞得满满当当。
步入4800平方米的买卖大厅,浓郁的中草药香气扑鼻而来。800多名药农在一排排柜台前,摊开一袋袋药材样品,边展现边洽谈。这厢刚谈定价格,那厢药材就从库房装上卡车,下午就能发往全国各地。
“每当阴历双日开集,常驻商场的外地客商有2000多人,年买卖量超越50万吨,买卖额达120亿元。”运营该商场的甘肃中药材买卖中心总经理马振国言语里满是骄傲,“商场不只规划居西北之首,还稳居全国产地买卖商场前十,党参、黄芪买卖价格成为全国行情的‘晴雨表’。”
坐落甘肃定西市的陇西县,是“我国黄芪之乡”。凭仗干而不燥、凉而不湿的气候,深沉疏松的黄土地,陇西成为“千年药乡”“天然药仓”。
8月24日,在陇西县文峰镇,第六届我国(甘肃)中医药工业博览会拉开序幕。国内外千余嘉宾齐聚一堂,参与专题论坛、展览展销、出资调查、大健康体会等活动,共商中医药工业高质量展开。当天,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与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定西市人民政府与粤澳中医药科技工业园别离签署了协作协议。此外,上百个要点工业项目现场签约,包括中医药栽培、加工、仓储物流、康养等多个范畴。
怎么让道地药材愈加地道?甘肃从繁育优质种子种苗下手。在首阳镇董家堡村的陇西药圃园里,250多个中药材种类引入试种,驯化成功后有40多个种类得到推行。标准化加工车间内,通过粗选、磁选、色选以及丸粒化等50多道工序处理后的种子,净度和发芽率都能到达90%以上。
“咱们还建成了库容16万份、西部最大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现在保存特征种质418种、7100多份,继续做强中医药的‘芯片’。”陇西县农技中心工作人员赵蕾介绍,现在该库渐渐的变成了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甘肃库,为展开产学研用奠定了根底。
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工业园内,国药集团、广药集团、康美药业、葵花药业、扬子江药业等国内知名药企都已落户建厂。陇西一方制药公司智能化出产车间内,黄芪通过清洗、切片、烘干、包装等工序,一袋袋精品饮片完结出产;甘肃之骄药业公司出产车间,红芪通过提取、浓缩、醇沉、灌装、灭菌等精细流程,一瓶瓶红芪口服液顺畅下线……车间内出产如火如荼,推进中药材从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的链条不断延伸。